核心提示:近日,廣東深圳4歲女童反復高燒,父母多次用75%酒精擦拭和濕敷,導致孩子急性酒精中毒,出現了嚴重代謝性酸中毒,大腦功能受損,被送入重癥監護室。消息一出,不少寶爸寶媽驚訝,“原來我們從小用到大的退燒方法是錯的!”
近日,廣東深圳4歲女童反復高燒,父母多次用75%酒精擦拭和濕敷,導致孩子急性酒精中毒,出現了嚴重代謝性酸中毒,大腦功能受損,被送入重癥監護室。消息一出,不少寶爸寶媽驚訝,“原來我們從小用到大的退燒方法是錯的!”
每年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發熱、咳嗽等都是常見癥狀。為了讓娃盡快退燒,爸媽們會嘗試各種辦法。11月22日,武漢兒童醫院專家提醒,除了擦酒精退燒,還有幾種退燒方法家長也別給娃嘗試。對于低燒的孩子,專家首推溫水洗浴。
4歲女童高燒擦拭酒精降溫后進了ICU
據媒體報道,廣東深圳4歲女童反復高燒,父母用75%的酒精噴濕棉片后,多次給孩子擦臉、擦額頭降溫,結果孩子出現嘔吐、精神差等癥狀,醫生診斷為嚴重代謝性酸中毒,大腦功能損傷。好在經過搶救,孩子已經脫離危險,但仍需一段時間的恢復。
該話題迅速在網上引發熱議。網友“kaka貓”留言說:“我們小時候發燒不都這樣降溫退燒么”;網友“可樂不加冰”評論說:“原來酒精降溫有這么大的隱患,趕緊轉給老人。”
近來又到了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這一話題再度成為家長的討論熱點。對此,武漢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湯建橋解釋,當孩子發熱時,皮膚的血管擴張,體溫與冷水的溫差較大,高濃度酒精或冷水擦浴會引起皮膚血管強烈收縮,不但不利于散熱,還可能導致畏寒、渾身發抖等不適癥狀,甚至可能加重小兒的缺氧。
武漢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湯建橋
“孩子的皮膚比較薄嫩,血液循環旺盛。發燒時,全身的毛孔處于張開狀態,能夠迅速吸收涂在皮膚表面的酒精。”湯建橋主任說,兒童對酒精的耐受性較低,大量酒精進入體內,來不及代謝,可以導致酒精中毒,對酒精過敏者可能會導致過敏性休克,嚴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孩子低燒專家首推溫水洗浴
“我們兒科醫生發現,對于孩子的退燒處理上,很多家長存在誤區。”武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陳和斌表示,最常見的就是捂汗,認為“捂一捂,出一出汗就好了”。其實,不建議給孩子捂汗退熱,尤其是小嬰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健全,皮膚散熱是非常重要的退熱途徑,如果給孩子捂過多的衣服或被蓋,讓他們沒辦法經皮膚散熱,體溫可能越來越高,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會發生嚴重的捂熱綜合征,出現呼吸衰竭、脫水、神經系統損傷等嚴重并發癥,甚至有生命危險。
武漢兒童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陳和斌
再就是灌腸退燒,“看似藥物不會直接入血,但在灌腸過程中,藥物依然是經過腸道,再通過血液循環起作用。”陳和斌主任解釋,灌腸的藥物成分復雜,如有過量或錯誤使用,就很容易損傷孩子嬌嫩的肝腎等重要臟器,甚至導致更嚴重的后果。武漢兒童醫院腎內科曾多次接診這樣的患兒,既往健康,卻突發腎衰,問起治療史,都有過灌腸的經歷,令人惋惜。
此外,刮痧、退熱貼等方式也建議家長謹慎,寶寶皮膚嬌嫩,刮痧可能會造成寶寶皮膚損傷,退熱貼作為輔助降溫的方式,冰涼感會讓孩子舒適一點,但不會幫助退燒,家長最好在醫生指導下,謹慎使用。
孩子一發燒,家長莫名就有焦慮情緒,專家表示可以理解,但陳和斌主任提醒,家長不要只關注體溫,還要看孩子的精神狀態、食欲。發燒本身不是一種疾病,它是某種疾病的癥狀,是機體對病毒或細菌入侵產生的一種正常的防御反應。
“如果孩子體溫低于38.5℃且沒有熱性驚厥史,孩子只要精神狀態好,家長不用過于緊張,可先選擇物理降溫。”陳和斌主任說,作為醫生,首推的還是溫水浴,通過溫水(37℃)毛巾擦拭大血管分布的頸部、腋窩、肘部、腹股溝、腘窩等處,可使皮膚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如果孩子低燒且精神不好,家長就要警惕了。對于有高熱驚厥史的孩子,當體溫到38℃時就使用退熱藥,如果孩子對口服退燒藥不耐受,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退熱栓。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zmyunz@126.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