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十大設計言論)值得討論與思辨的聲音,
“設計行業真的是可悲的。”——馬克·紐森
今年9月,馬克·紐森加入了蘋果的設計團隊。
3月份接受Dezeen采訪時他談到Google Glass,馬克·紐森直言此物被時尚界大大地笑話了一番,他們認為戴著它像是個傻子。“坦白講,設計行業在加工制造和市場方面都顯得很可悲。”馬克·紐森表示。
他在2014年為Safilo設計了Capsule眼鏡系列,并稱:“本質上它是一件完美的工業設計產品,但不得不說,它也很時尚。”
馬克·紐森坦言:“我不會因為我把它設計的特別時髦就感覺到這不是一個工業設計師應該干的事,因為一天工作結束后,我也是一個消費者。我應該是心甘情愿地從口袋里掏出錢來買這樣東西的,因為我也不想自己看起來像個傻子。”
Safilo by Marc Newson
“所有設計公司加起來做的也只有宜家的10%。”——Rolf Fehlbaum
在今年5月克勒肯維爾設計周(Clerkenwell Design Week)的一場專題討論會上,瑞士家具品牌Vitra的老板Rolf Fehlbaum強調了設計行業的規模問題,“現在所有設計公司每年推出的產品加起來也只有宜家的10%,”Rolf Fehlbaum解釋道,“設計品牌應該在保持小規模的基礎上去爭取成功。品牌需要一個富有浪漫氣息的人來掌舵。”在他看來,只有一個浪漫的品牌領導者才會愿意去相信通過設計為世界做一些改變。
“電腦效果圖的出現,使得實體產品看上去都非常糟糕。”——Marcel Wanders
荷蘭設計大師Marcel Wanders被稱為設計界的Lady Gaga。他在2001年自創的家具設計品牌Moooi以出產有趣、好玩的作品而聞名。
但在今年4月發布了其最新系列的Moooi產品后,Marcel Wanders在接受Dezeen獨家采訪時坦言,因為大量模型圖與效果圖的流行,家具品牌推出的實體物品已經很難讓大家覺得有趣了。
Marcel Wanders指出,“虛擬設計”給如今的家具行業帶來了一些麻煩,在大量電腦效果圖與網站上的模型圖的對比之下,真正的產品“看起來非常糟糕”。
“并不是所有設計都是向善向美的。”——Paola Antonelli
美國設計師Paola Antonelli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建筑與設計部的館長,她在今年阿姆斯特丹一場名為「What Design Can Do」的演講中提到,3D打印槍支的出現改變了設計的觀念,現在來看并不是所有的設計都是向善向美的。
“我以前一直認為,設計行業與設計師是以道德行為準則為基礎進行創作與謀生的,就像是立誓拯救人命及遵守醫業準繩的希波克拉底氏誓言(Hippocratic Oath),”她說。
但在3D打印槍支出現后,Paola Antonelli驚呆了。這顛覆了她對于設計的看法,“我曾經認為設計是一個良性的力量,但現在看來并不是所有的設計都以公共利益為出發點。”
“不喜歡漫畫字體的人根本就不懂設計。”——Vincent Connare
漫畫字體(Comic Sans)一度被看作是全球最受爭議的字體。這個紅極一時的字體,設計靈感來自于該字體發明者Vincent Connare看漫畫書時迸發的奇思妙想。
這種類似手寫的字體在1995年隨微軟的產品一同亮相后,很快就在各種廣告、新聞郵件甚至書籍上流行起來。但在設計界,漫畫字體卻背負著惡名,設計師或那些擁有美學情結的人不屑與之為伍,曾經甚至還有過一股抵制漫畫字體的風潮。
“我認為那些不喜歡漫畫字體的人根本就不懂設計。”Vincent Connare今年接受Dezeen采訪時表示。他聲稱自己還會繼續做這樣的設計,總有很多人會喜歡,也有另一些人不喜歡。
“10年之內,所有產品都會產生數據。”——Tony Fadell
智能家居品牌Nest的CEO Tony Fadell今年表示,“我認為在接下來10年,家庭中的每樣東西都會有數據,都能連接到網絡上。”
今年初,Nest被Google以32億美元收購。
Tony Fadell在接受Dezeen采訪時說道,“Nest非常明確地專注在智能家居上,希望讓消費者生活的家居空間更加智能,目標就是更加綠色,更加節能,更加安全。”但對于物聯網這一概念,Tony Fadell卻不以為然,覺得只不過是行業里炒作出來的一個術語,忽悠大眾罷了。
“他們如此血腥殘忍,在這個問題上你幾乎沒有選擇。”——Kenneth Grange
86歲的英國傳奇設計師Kenneth Grange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現代主義者。但談到受現代主義設計影響頗深的蘋果品牌,Kenneth Grange卻認為這家美國科技巨頭將現代主義變成了商業工具,他直言蘋果產品中的現代主義風格只是為了把自己的商業意圖包裝得更加“漂亮”。
“這是一個游戲,他們雇傭了一些有才華的人,在玩一個直白無情的商業游戲。”Kenneth Grange表示:““他們如此血腥殘忍,在這個問題上你幾乎沒有選擇。”他甚至認為是移動技術把人類變成了“僵尸”。
“沒有比在eBay更好的學習經歷。”——Will Hobhouse
在今年的倫敦設計節上,英國家具零售商Heal's的老板Will Hobhouse對目前設計類院校的商務技能教育進行了猛烈抨擊。
“我認為大多數高校的商務課程都是災難性的,”他說。“對于設計師來說,真正棘手的事情是如何謀生。”
Will Hobhouse認為,如果設計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商務課程,那年輕的設計師們應該學會通過線上拍賣及購物網站eBay來推銷自己設計的產品。“真的,eBay是很好的學習買賣物品的平臺,難道有什么更好的方式來學習嗎?”他表示。
“如果聽市場的,我設計的東西將會是垃圾。”——Jaime Hayon
在4月份的米蘭家具展上,西班牙設計師Jaime Hayon呼吁,不管是設計師還是品牌商,都應該別去理睬市場,真正重視產品的質量,而非取悅消費者。
“迪拜、印度、中東或者俄羅斯的消費者想要什么?人人都想要的東西是什么?這就是規則嗎?”他質疑道。
Jaime Hayon直言:“如果我聽市場的,我設計出來的東西將會是垃圾。因為市場很多時候并沒有一個好品味。”他承認,說服一家公司無視他們客戶的喜好是不容易的事,但他認為這是實現最佳效果的唯一途徑。
“當今的設計教育就是一個悲劇。”——Jonathan Ive
蘋果設計高級副總裁Jonathan Ive 11月時與倫敦設計博物館館長Deyan Sudjic進行了一次對談。談話中,Jonathan Ive表達了他很難雇傭新的年輕設計師的苦衷,因為他們所就讀的學校根本沒有教他們如何真正制作一件產品,“這簡直就是悲劇。"Ive說。”
“大多數學生花了4年時間去學習如何制作三維產品設計,而他們很少有人能認真把一個設計從頭到尾認真制作出來。學生們過于依賴電腦,熱衷于追求效果圖的渲染結果,結果就是“看上去很漂亮,實際上很可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請發送郵件至zmyunz@126.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